2019年6月2日星期日
要闻资讯
文明创建
实践中心
模范榜样
未成年人工作
关于我们
首页 > 模范榜样 > 榜样事迹

【热心公益】郝殿贵:白色垃圾终结者

发布时间:2019.09.17

石景山古城现代嘉园居民郝殿贵,身背装有垃圾袋的环保袋,手持自制的清洁铲,义务捡拾垃圾17载,他是捡拾白色垃圾的愚公。1950年出生的他,按月拿着养老金可以安享天伦之乐,却从1999年起,风雨无阻地每天捡拾白色垃圾。17年他赤脚走在翠微山、虎头山,捡拾白色垃圾。大山干净了,他严重的肝病也慢慢痊愈了。有了他的守护,翠微山、虎头山变得更加苍翠如濯。



赤脚大仙 一开始看见了垃圾不好意思捡


郝殿贵1993年患肝病住院,1996年病退在家休养。17岁就去山西插队的郝殿贵不肯向病魔低头,他听说爬山能够锻炼身体。1999年起,他便爬翠微山、虎头山锻炼身体。当时他看到了很多白色垃圾。“消灭这些白色垃圾!”于是,他自制了实用清洁铲。清洁铲的一头钢钎扎塑料袋、废纸等垃圾,另一头是小锹用于铲除狗的粪便等垃圾,清洁铲的杆是可以伸缩的铁管,携带起来很方便。


最初,郝殿贵看见了垃圾不好意思捡,怕别人说三道四。又一想,反正谁也不认识我,再说,别人都好意思扔,我有什么不好意思捡的。这一捡就是17年多。女儿不穿的裙子,面料很结实,被他改成环保袋。


记者约采访的时间,他说:“每天上午我上班,下午吧!”“上班?您不是退休了吗?”“我每天上午必须去捡拾白色垃圾。”原来,捡拾白色垃圾已成为他的工作。


有人认为郝殿贵捡垃圾是为了卖钱,其实,他每天捡的垃圾都放入了山脚下的垃圾回收站,从来不往家里拿。他只是为了山更美。


而今爬翠微山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有个叫老郝的赤脚老人,每天都在山上捡垃圾。人们习惯叫他“赤脚大仙”。郝殿贵爬了17年的山,捡了17年白色垃圾,他的身体也硬朗了起来。看见草丛里的垃圾,他麻利地用清洁铲收到随身带着的塑料袋里,遇到狗的粪便就用小锹铲到树根下,用土埋好当肥料。


郝殿贵在登山的路上,看到有人吸烟就会友善地提醒一句:“您好!请不要吸烟,以防树林失火。”遇到雪天,自制的清洁铲一头的小锹又用来铲除路面的冰雪,方便行人走路。


熟能生巧 脚趾也能捡垃圾


起初,郝殿贵捡垃圾老伴很反对。老伴说:“垃圾多脏呀!你是乙肝、肝硬化的病人,再近距离接触垃圾,怎么能行?”郝殿贵说:“我看见山上塑料袋刮得到处都是,牛奶包装、火腿肠的皮太多了,脏死了。不把它们捡拾起来,我特别扭。我也不用手捡,我会保护好自己的。”他自制了清洁铲,几经改进变得很实用。


刚开始,郝殿贵把垃圾往土里一捅就埋起来了。后来,一场大雨让藏在土下的塑料袋都露了出来。他开始用垃圾袋把垃圾带到山下的垃圾回收站。开始时每天都扛着一大袋垃圾。


现在郝殿贵的脚趾也特别的灵活,可以轻松地夹起纸片、塑料袋,然后顺利地放入垃圾袋。常年赤脚走路,他的脚看上去还是挺干净的。他的老伴告诉记者,回家后,他会很认真地洗脚,有专用的刷子来刷脚,洗得很干净。


老伴见郝殿贵的身体慢慢好转,顾虑打消了。她加入到捡拾垃圾的队伍。9岁的小外孙也像姥爷那样,随身携带垃圾袋见到垃圾就捡起来。一些老伙伴们对郝殿贵说:“老郝,你真是属虎的呀!由原来的病歪歪,变得虎虎有生气。健身又环保,何乐而不为呢?我们也加入你的环保队伍。”


古城现代嘉园居委会马主任告诉记者,在郝师傅的潜移默化下,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尤其这一两年,他再去登山,看到很多人都带着清洁袋,把垃圾放到清洁袋里,有的人也会捡拾路上的垃圾。


有位女孩看到郝殿贵赤脚捡拾垃圾对他说:“大爷,一会儿我和您一起走,给您买双鞋吧!”郝殿贵幽默地说:“谁说我没穿鞋?我穿的是私人定制的‘真皮’鞋,绝对是合脚。”给他没买成鞋,女孩却成了捡垃圾的环保志愿者。


愚公新传 “这么大的山,您一个人能捡得完吗?”


17年来,郝殿贵经常走动的路线都很干净。他兴奋地说:“大山干净了,不仅是因为我天天捡垃圾,主要还是看见我天天捡垃圾的人,现在都不好意思扔垃圾了。要是大家都不乱扔垃圾了,我这个清洁工也就下岗喽。”


郝殿贵告诉记者,17年前,他很快就能捡拾满满的一袋垃圾,现在垃圾少多了。


最初有人见他拾满山遍野的塑料袋、纸张等垃圾,不解地问:“您捡这干什么用?”“您是这儿的清洁工吧?” “您这么辛苦地捡拾垃圾一个月给您多少钱?”他幽默地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给我开工资,如果您是大款,给开点儿也行。”


郝殿贵对随意扔垃圾的人虽然没有处罚权,但他相信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良好的行为总能影响他人。一次,郝殿贵遇到一群学生,边爬山,边吃零食,包装袋、果皮等随手就扔了。郝殿贵就跟着他们走,他们在前边扔,郝殿贵在后边捡。到了山顶了,他们发现郝殿贵把他们扔的垃圾全捡到了垃圾袋里,忙说对不起。郝殿贵开心地说:“你们不乱扔垃圾就行了。”


有人不解地问郝殿贵:“这么大的山,您一个人能捡得完吗?”他回答说:“从现在起,只要大家不再扔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捡完的。”


郝殿贵每次登山总要选择几条不同的路线,这样捡拾的范围就大一些。他欣慰地说:“现在,山上不但有好多人认识我,见面打招呼,不但他们从不乱扔垃圾,而且和我一样捡垃圾。经常走的山路基本上看不见什么垃圾了。”


助人为乐 “帮助别人,他快乐,我快乐”



除了捡拾垃圾,郝殿贵还助人为乐,关心别人,有一次,他坐地铁时,看到有位老人,身上没有钱,他主动上前给老人买票,并搀扶老人,帮老人拿行李,安全地把他送到目的地。


左邻右舍有什么难事,郝殿贵都会主动帮助,解决困难。以前,大家出门常走的路面不平,他自己买水泥沙子把这路铺平。邻居的房屋漏水,他买油毡给人家做好防水。谁的自行车车胎扎了,他二话不说,免费补胎。


早年,住平房时,他得知社区孤寡老人的家中还未安装风斗,拿着皮尺给量完尺寸,马上回到家中,找三合板和工具,做好风斗。又带着钳子、榔头、钉子到老人的家中将风斗安装好,让老人安全过冬。


郝殿贵走到哪里,垃圾就捡到哪里。戴着社区发的红臂章,走到哪里就管闲事到哪里。多说两句、多看两眼已成了他的习惯,居民都称他为准居委会成员。


邻居说郝师傅姓郝,人更好。郝殿贵质朴地说:“我也做不出什么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别人,他快乐,我快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