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石景山区级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交流研讨,与会领导围绕“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首都基层治理能力水平”主题,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交流研讨。区委书记常卫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第四巡回督导组组长陈杰,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文起,区政协主席田利跃,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海涛参加。
会议指出,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内在规律,继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足“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让人民生活更健康、更便捷、更舒适、更美好。
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七有”“五性”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推动主动治理。切实增强建设韧性城市、支援受灾地区恢复重建的紧迫感、责任感,再接再厉抓好灾后重建、民生改善等各方面工作。
共建共治共享是构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原则。要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健全社会治理制度,推动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规范化运行,用好“石景山老街坊”等群众力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全面完成剩余改造任务,不断焕发老城新活力。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在细节上用心、在细微处发力,持续提升城市“温度”“颜值”和“气质”,努力展现首都城市西大门精致精美、宜居宜业的新形象。深入实施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提升三年行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建好用好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把韧性城市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增强城市应对重大风险灾害的防范、恢复能力。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持续开展“擦亮城市西大门、文明扮靓石景山”系列活动,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收官战,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经验。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枫桥经验”纪念大会精神,继续探索创新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石景山的实践运用,结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优化“石时解纷”平台,用好线下“三级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认真学习推广“四下基层”制度,“主动下访”直面群众、现场应考,全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要持续深化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品质先锋”工程,抓好区域化党建,推动“双报到”常态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三驾马车”党建引领楼宇治理运行机制,强化党组织领导作用,明确治理权责,凝聚治理合力。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落实好《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把“品质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质效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京西“品质之城”。
会议要求,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把“学思想”作为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以上率下、领学促学,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研究思考,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将习近平总书记11次视察北京、21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贯通起来学习,将主题教育与我区实际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紧密联系领导班子职能职责和自身岗位实际进行交流研讨。要加强督促指导。要用好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的指导。区委主题教育办联络组要加强分类指导,督促抓好落实。工作中要把握好工作尺度,防止形式主义。
会上,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部分区委常委作现场交流研讨,其他区级领导班子成员作书面交流研讨。
市委第四巡回督导组成员温宇、童辉,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区“两院”领导参加。
来源:北京石景山